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面,直接出兵朝鲜;另一方面,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改变中立政策,美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传金所配资,美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以武力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
8月26日,根据毛泽东指示,中国政府正式作出
“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
决定,原定1950年武力解放台湾行动被迫推迟。
自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最大争端,美国成为中国实现统一最大障碍。
特别是1958年美国提出“以金、马换台、澎”策略,企图以放弃金门、马祖换取我国承认其霸占台湾,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事实独立,被毛泽东以“绞索政策”化解。
1.设局:美妄图制造永久分裂,毛泽东针锋相对
展开剩余88%美国在朝鲜战场失败后,更敌视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变本加厉。
1954年12月2日,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强调其防守区域限于台湾和澎湖地区,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制造像东西德国、南北朝鲜和南北越南那样长期分裂局面。
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再次表明解放台湾决心。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不解放台湾决不罢休》社论。
12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防御性的条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侵略性的战争条约”“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2.识局:“斗争是长期的”,毛泽东坚决反对别国干涉
毛泽东作出台湾问题既是内政问题又涉及国际问题的论断,坚决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别国干涉。
1954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解放台湾宣传方针的指示》中指出:
解放台湾是“我国的既定方针。”
“斗争是长期的,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就要有时间去把它建设起来。”
“斗争是复杂的,因为这个斗争有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对内,解放台湾是我国的内政,要采取军事斗争的方法;
对外,“在美国尚未参加战争的时候,要采取外交斗争的方法”“除了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以外,还必须在宣传工作、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等方面同时加紧努力……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孤立美国侵略集团,最后达到解放台湾”。
毛泽东清醒认识到以美国军事干涉下,解放台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看待。
3.控局:“整台湾是整家法”,毛泽东决定炮打金门
为打击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嚣张气焰,严惩蒋介石“反攻大陆”的猖狂活动,毛泽东决定对金门、马祖等岛屿进行惩罚性炮击。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时整,福建前线炮群万炮齐鸣,数万发炮弹落在金门岛上,炮击共1小时,炮火猛烈和密集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攻击柏林的炮火。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随即下令正在中东的第六舰队一半舰只从地中海开赴台湾海峡,并从美国与菲律宾调来海空力量,与原在台湾的第七舰队汇合。
台湾海峡云集了7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40艘驱逐舰,还有美第46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美第一批陆军3800人也在台湾南部登陆。
9月4日,毛泽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炮打金、马的火力侦察目的已达到,美方估计我们准备解放台湾,美国提出在华沙恢复中美会谈,美国人还是怕打仗,未必敢在金门、马祖同我们干起来。
同时,9月4日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线的声明》发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毛泽东指示“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不与美国正面冲突。
他说:
“我们打金、马和蒋介石的增援船只,蒋介石就请美国帮助。
美国人来了,但只在12海里以外。我们光打蒋介石的船,不打美国船。
美国船升起国旗,叫我们不要打它。美国一炮也没有打我们,我们也没有打它。
所以大家都在战争边缘上。”
9月6日,毛泽东说:“
我们整金门,是整家法
,这是我们国内的事。当然,
整台湾也是整家法
,不过那个地方有你美国的兵,那我还是暂时不去。”
毛泽东在海空军实力与美军相差悬殊情况下,作出炮打金门决策,试探出了美军畏战底线,在台湾局势中掌控了主动。
4.破局:“美国人自己制造了绞索”,毛泽东将计就计
炮击金门期间,美国多次施压蒋介石,企图迫使国民党军队从金门、马祖撤退,以达到制造“两个中国”目的。
毛泽东对此洞察于心。他说:“我们同蒋介石有共同点,都反对两个中国,都不会放弃使用武力。”
美国想丢掉金、马这个包袱,毛泽东偏不让其脱身,消耗其战争资源。
毛泽东说:
至少美国是被动的。它真诚地希望我们不去登金门。
它那个东西是个索子,被套住了,使它难办。
台湾是一根大索子把它套,金门、马祖也是一根索子。
你美国过去谈判又那么冷淡,中断了好几个月,现在你想谈,那好,可以谈。我们不打,它就不想谈,要把这个绞索捏紧一下,它感觉到痛了,它说,好好好,我们来谈吧。
你不捏紧,它就不谈。
毛泽东决定
“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
。他说:
“蒋介石是不愿撤出金、马的,我们也不是非登陆金、马不可。可以设想,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如何?这样的好处是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下。不死不活地吊在那里,可以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
“我们一打炮,蒋介石就要求美国人救援,美国人就紧张、担心蒋介石给他闯祸。对于我们来说,不收复金、马,并不影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光是金、马蒋军,也不致对福建造成多大危害。反之,如果我们收复金、马,或者让美国人迫使蒋介石从金、马撤退,我们就少了一个对付美、蒋的凭借,事实上形成两个中国。”
毛泽东最后说,方针已定,还是
“打而不登,断而不死”
,让蒋军留在金、马。但打也不是天天打。更不是每次都打几万发炮弹。可以打打停停,一时大打,一时小打,一天只零零落落地打几百发。
但在宣传上仍然大张旗鼓,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金、马打炮是中国内战的继续,任何外国和国际组织都不能干涉。
这次台海危机中,毛泽东提出
“美帝国主义为自己制造绞索”
著名论断,成为中国人民同美国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斗争的指导思想。
他说:
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在中国领土台湾、在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国在外国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制造了这个绞索,并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把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中国人民、阿拉伯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越久,套在它的头上的绞索就将越紧。
最终,美国被迫于1958年12月10日,宣布自台湾海峡撤出部分海空军。
至此,第二次台海危机告一段落,美国分裂台湾图谋没有得逞。
(图片源自网络传金所配资,版权归原版方所有)
发布于:天津市稳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