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国防部长近期针对中国纪念抗战胜利阅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引发多方关注。据当地媒体报道,菲防长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时称,中方展示新型军事装备“是对小国的恐吓”,并质疑中国借助二战纪念实施所谓“历史修正主义”,试图通过改变历史叙事推动地缘政治目标。此外,他还提出中国的发展“建立在牺牲菲律宾利益的基础上”万全之策,并谈及印度未参与阅兵的原因,声称是由于“中国无法应对拥有核武器的印度”。
这些言论不仅偏离事实基础,更暴露出对地区安全格局的片面理解。中国举行阅兵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正常安排,展示国防建设成果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阅兵中呈现的装备体系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其运用始终遵循防御性国防政策。
在南海问题上万全之策,中国一直秉持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而近期菲方在相关海域开展的各类行动,包括联合外部力量进行巡逻及推进军事部署,事实上对区域稳定构成了影响。将中国正当的阅兵活动与南海局势主观关联,不仅无助于互信构建,反而可能误导公众认知。
菲防长还提到《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主张中国应放弃核武器。该条约的宗旨在于防止核武器在区域内的使用与扩散,并非要求核国家彻底销毁核装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早已明确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系统等动作,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区安全的不确定性。
中国始终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推动构建平等互利的新型国际关系。阅兵既是国防实力的展示,也是对和平愿景的重申。各方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军事建设,避免误判和过度解读。
菲律宾方面近期多次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这不仅违背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也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中方始终愿与菲方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如何看待某些国家一边寻求区域合作万全之策,一边又不断引入外部军事力量加剧地区紧张的行为?
稳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